你没看错,雨有多种下法,你也发现了,夏日午后突至的磅礴大雨和秋季恼人的绵绵秋雨是有区别的。国人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古代文人创作的诗词中就体现了雨的不同下法,同样是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从声音就能感受到两场夜雨场景大不一样。
从天上掉下的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时空分布也不是均匀的,这些现象是因为下雨的天气系统不同导致的。一般情况将下雨的天气成因归纳如下四种情况:
一是锋面雨,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形成一条很长很宽的降雨带,降水强度大多数相似,“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梅雨就是典型的封面雨。
二是对流雨,俗称“雷阵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局部地区暖湿空气急剧上升,遇冷凝结形成降雨,夏季多见,强度变化快且时空分布不均,古诗词中描写此种降水的诗句很多,比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等等。
三是地形雨,暖湿气流在运行的过程中,遇到地形的阻挡,被迫沿着山坡爬行上升,引起水汽凝结而形成降水,比如中国台湾山脉的北、东、南都迎风,降水都比西侧多,民间还有“东山飘雨西山晴”说法,清赵翼的《山行杂诗》“山云才滃起,顷刻雨点飘。乃知云变雨,不必到层霄。只在百丈间,即化甘澍膏。君看云薄处,曦影如隔绡。自是此雨上,仍有赤日高”描述的是地形雨。
四是台风雨,气旋中心的湿热空气大规模强烈地旋转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气温迅速降低,水汽大量凝结成云雨,大多数台风雨强度大、雨量多。
上述四种类型雨,除了锋面雨时空分布均匀、强度变化不大外,其它三种类型的雨在目测范围内均存在时空分布不均、强度变化明显的现象,我们日常的天气预报时效较长且涵盖本行政区域(至少是县级),当预报有雨时,除了锋面雨外,其它三种成因的雨预报结论与社会个体目测、感知到的实况有时会有明显的不同,俗称天气预报不准,即使是锋面雨,不同天气过程之间雨的强度、量级、持续时长也有差异,当前先进的、高密度的气象探测设施和发达的网络能够消除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疑虑。